2025-11-04

2025年10月30日至31日,“策划赋能城市未来”学术论坛在启迪设计大厦顺利召开。论坛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委会(APPC)与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清华校友总会城乡建设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南京公司、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融柏瑞建材(苏州)有限责任公司、艾克普(上海)建筑产品有限公司、南京中瓴华汇新材料系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支持,由《建筑学报》、《世界建筑》、《新建筑》、《住区》等媒体支持,特邀嘉宾及顾问专家等百余人到现场参会。
本次论坛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2025年8月15日公布的《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的重要内容: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本次就建筑策划如何助力城市未来更好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跨界交流和探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01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委会(APPC)
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0月30日,召开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委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议由APPC副秘书长张维主持,APPC秘书长郑凌代表秘书处汇报了2025年度工作报告。在会议上进行了2025年度新增委员的投票选举,经选举决议,2025年新增委员共6位。他们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首字母排序):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陈晓唐、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李翔宇、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饶承东、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系副主任杨丽、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管理部总经理尤蕊、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建筑师张睿,由APPC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向新增委员颁发证书并致以祝贺。
参会人员合影

APPC秘书长郑凌作《2025年度工作报告》

APPC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向新增委员颁发证书
会场照片
在本次大会上,委员们对专委会的发展和行业的未来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参加本次大会的有: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
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 沈立东、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查金荣、华高莱斯董事长李忠、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副总建筑师于海为;
常务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中元国际顾问总建筑师/北京淡士伦建筑师事务所董事长曹亮功、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力之、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陈剑飞、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肖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薛明、新建筑杂志社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晓峰、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沈中伟、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执行院长穆钧、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系主任丁圆、清华大学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怀生;
以及委员: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蔡爽、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管理部总经理尤蕊、北京淡士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董事曹雨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崔曦、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叙、weico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孙伟等参加会议。会议期间,委员们就APPC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展开交流与探讨。
会议期间,委员们就APPC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展开交流与探讨。最后,由主任委员庄惟敏总结发言:他回顾了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委会成立的初衷和历程,还强调了其与行业时代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科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同时不断与时俱进与最新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委会的特点是涉及专家广泛、多元背景,且紧密跟踪当代科技发展,让教育、设计、研究、管理、开发运营等领域的学者都能在此找到学术锚点,进行广泛交流和碰撞,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委员代表发言交流
APPC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总结发言

APPC副秘书长张维主持
APPC副秘书长张维主持主论坛会场合影
02
—
2025年度学术论坛
10月31日,“策划赋能城市未来”学术论坛在启迪设计大厦顺利召开。开幕式上,由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存东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查金荣致辞。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存东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致辞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查金荣致辞
开幕式之后,进入了主旨报告环节。本次论坛采用总分总的形式,上午为开幕式和主论坛,下午分为四个主题圆桌论坛,最后合并到主论坛进行总结汇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作《AI 时代“前策划- 后评估”智能化的新进展》主旨报告。
庄惟敏院士报告分为AI技术发展与AI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前策划-后评估智能化研究进展、前策划-后评估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未来发展趋势四大部分。阐述了在AI时代的全球化背景下,前策划-后评估的智能化发展成为关注焦点。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和评估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涵盖AI辅助建筑设计、智能审图、绿色建筑优化、精益施工和运维等多个方面。随着AI技术进步,多元化异构数据处理能力增强,推动建筑领域智能化转型,旨在提升决策效率和设计品质。报告聚焦建筑策划与后评估的智能化关键点,包括智能策划理论、智能评估方法及AI辅助设计平台搭建。通过AI赋能建筑策划实现建筑设计科学决策,促进建筑设计决策从经验驱动到AI 驱动的范式变革,提升建筑行业效能与创新中的核心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查金荣作《基于后评估的建筑创新实践》主旨报告。
查金荣先生以启迪设计大厦的后评估为案例,分享了启迪设计大厦从策划到评估的全过程创新经验,阐述了前策划——后评估的全过程闭环的重要作用。他详细介绍了启迪设计大厦的设计理念,强调了环保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创新技术和空间布局的融合方法,突出了员工的参与感。查金荣先生提到了大厦获得的高品质绿色建筑和主动式建筑认证,展示了通过后评估取得的突出成果,如空间使用效率和节能效果的提升。同时,他将启迪设计大厦的后评估成果运用到多个实践案例,取得了显著成效。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查金荣
高德地图交通与泛政府业务总经理李新辉作《时空智能开启低空数字化新时代 -构建城市时空数字底座,助力低空经济发展创新模式》主旨报告。
李新辉阐述了高德22年的发展历程,从拥有多个甲级测绘资质领先的地图厂商到全面AI化成为一家空间智能公司。时空智能技术在推动低空数字化新时代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构建城市时空数字底座成为创新低空经济模式的核心。高德空间智能赋能城市未来低空基础设施数字化,以空间重构技术打造数字底座。利用时空智能,开发了高德云境和高德云睿等核心产品,提供实时动态洞察和决策支持。此外,还深度应用在数字孪生、城市运营和无人机管理上,通过与国家应急部等机构合作,显著提升了城市应急响应能力。高德不仅在技术和服务上为低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还致力于构建产业生态,全面促进低空经济进步。

高德地图交通与泛政府业务总经理李新辉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陈海昕作《低空经济及其飞行器》主旨报告。
近年来,低空经济与飞行器技术的发展备受关注,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多元化具有着重要意义。陈海昕先生通过报告介绍了低空经济的概念、发展时间线及应用场景,他强调了低空经济与建筑、航空航天技术的紧密联系,指出其在飞行器安全、效率和环保方面的持续改进需求。未来,低空经济有望引发城市规划和建筑行业的变革,需要业界共同努力,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同时关注法规政策的制定,以实现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陈海昕
上午的开幕式及论坛由APPC秘书长郑凌主持。

APPC秘书长郑凌
上午的嘉宾主旨报告环节结束后,进入论坛沙龙环节。
沙龙的主题是《策划赋能高品质城市与建筑发展》。
本次沙龙由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蔡爽主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徐全胜、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李振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副总建筑师于海为、清华校友总会城乡建设专委会秘书长张雪舟、华高莱斯董事长李忠作为嘉宾参加了对谈。对谈就”策划赋能高品质城市与建筑发展”进行了讨论。高品质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核心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系统性策划实现宜居、宜业、韧性、智慧、绿色的综合价值跃升。策划作为顶层设计的关键环节,需贯通规划、建设、运营全周期,从理念、技术、场景、机制等维度构建赋能体系。嘉宾们从各自的角色和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给行业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沙龙对话:策划赋能高品质城市与建筑发展
下午的报告分为了四个圆桌论坛,分别是“智能策划技术与工具”、“更新语境下的空间策划技术赋能”,“面向可持续的策划设计”,“建筑策划的跨界创新”,在圆桌论坛中分享了他们精彩的观点和行业经验,并与交流嘉宾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探讨。
圆桌论坛一
主题: 智能策划技术与工具
地点:启迪大厦二楼图书馆
主持人:苗志坚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主任/APPC副秘书长
01.《数据驱动的建筑设计依据决策平台研究》
郑 方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交大建筑勘察设计院总建筑师

02.《智能策划赋能极端环境建筑设计展望》
苗志坚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主任/APPC副秘书长

03.《从Problem Seeking到Problem Deep Seeking——基于问题搜寻法的建筑策划AI智能体研究》
屈 张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04.《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产行业建筑设计管理工具及方法论创新与实践》
王 抒 中海发展设计管理部副经理

05.《人工智能技术在绿色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运用》
杨小荻 小库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OO

06.《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乡村文化景观策划与保护》
韩 默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助理教授/北理工-爱丁堡大学健康空间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嘉宾交流环节:

交流嘉宾:沈中伟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交流嘉宾:翟辉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论坛一现场照片
圆桌论坛二
主题: 更新语境下的空间策划技术赋能
地点:启迪大厦二楼数码展厅
主持人:梁思思 l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APPC副秘书长
01.《天津城市更新识别及趋势》
曾 鹏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02.《上海张园东区保护与利用设计》
邹 勋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建筑师

03.《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政策及实践探索》
潘 芳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

04.《技术介入城市更新空间干预的实践与反思》
梁思思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APPC副秘书长

05.《传统符号的数字化觉醒——博物馆展陈数字化发展的启示》
李怀生 清华大学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06.《历史建筑修缮更新的“策划定位”——苏州山塘四期修缮更新项目》
程 翌 上海翌建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

嘉宾交流环节:

交流嘉宾:李晓峰 新建筑杂志社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坛二现场照片
圆桌论坛三
主题:面向可持续的策划设计
地点:启迪大厦四楼多功能区
主持人:张 维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APPC副秘书长
01.《面向碳中和的可持续策划设计实践》
张 维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APPC副秘书长

02.《在地的星辰与大海—3个近期获奖项目的策划设计》
涂慧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设计集团高级项目主管

03.《为了尊严的设计:包容性空间环境研究探索》
连 菲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4.《关注运营可持续性的文旅项目策划设计》
李少锋 启迪设计集团副总建筑师/建筑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

05.《既有校园绿色低碳更新规划技术路径研究》
黄献明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正高级工程师

06.《空间折叠:建筑改造的一种高密度途径》
曾忠忠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系副主任/人因实验室执行主任

07.《中瑞示范拱辰零碳社区中心的可持续建造实验》
孙菁芬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素朴工作室主任

嘉宾交流环节:

交流嘉宾:张彤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交流嘉宾:李忠 华高莱斯董事长

论坛三现场照片
圆桌论坛四
主题:建筑策划的跨界创新
地点:启迪大厦五楼共享空间

主持人:张筠之 启迪设计集团合一工作室主任及主持建筑师
01.《从空间到场景--数字赋能下的超级接口》
陈祥斌 天地在线数字业务副总经理/旦生数科总经理

02.基于前策划与后评估的《站城一体化工程规划设计标准》编制
李翔宇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03.《艺术赋能工业遗存更新策划实践》
丁 圆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04.《从「土木工程」到「社会学」的跨学科转型思考》
郝荣福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05.《文化滞差量化修复:城市更新精准策划与系统调适新范式》
孙嘉龙 启迪设计集团城市更新院设计总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启迪设计集团联培博士后

06.《理性的可能—科技产业建筑的策划赋能》
潘 磊 启迪设计集团科技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及主持建筑师

嘉宾交流环节:

交流嘉宾:肖伟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正高职高级职称
交流嘉宾:曹亮功 中元国际顾问总建筑师/北京淡士伦建筑师事务所董事长

交流嘉宾:薛明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论坛四现场照片
最后,合并到主论坛并对各分论坛进行了汇报总结,而后举行会旗交接仪式。会旗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为APPC专委会的题字制作而成。APPC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与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查金荣将会旗交接给明年承办方代表华高莱斯董事长李忠。至此,本次大会胜利落下帷幕。

圆桌论坛主持人汇总发言会旗交接仪式
此次大会,设置了委员展览区。委员展览区是大会凝聚专业力量、展现实践成果的核心载体。通过委员展览,搭建委员交流互动平台,集中呈现委员在相关领域的创新实践、研究成果与履职成效,既为委员提供成果展示与观点碰撞的窗口,也通过具象化的案例分享,促进跨领域经验互鉴,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为推动建筑策划与后评估的发展汇聚智慧与动能。
委员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