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巍巍宝塔山,滚滚黄河水。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激发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近日启迪设计集团党委组织开展了“重走初心路 赋能新征途”主题党建研学活动,通过追寻红色记忆,重温初心使命。
在集团党委书记戴雅萍的带领下,优秀党员代表共赴延安、西安两地,通过实地研学、情景教学、建筑考察等形式,感悟延安精神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黄河怒吼忆峥嵘 · 宝塔山下铸信仰
在活动首站——壶口瀑布,党员们目睹黄河之水奔涌咆哮、激荡峡谷,深切感受到黄河作为母亲河所蕴含的不可阻挡的力量。通过沉浸式观看《黄河大合唱》史诗剧,身临其境感受抗战时期中华儿女的磅礴斗志,这奔腾不息的黄河与激昂的战歌,正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它既是烽火年代的战斗宣言,也持续激荡着和平年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坚定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壶口瀑布
夜幕下的延安宝塔山,在灯光映衬下更显庄严。党员们在此合影留念,不仅定格了瞬间,更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宝塔山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象征,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辉煌历史,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重要见证,它昭示着无论环境如何艰难,理想信念之光永不熄灭,时刻提醒我们,必须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
宝塔山
红色基因 · 精神财富
枣园是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在枣园革命旧址,党员们近距离参观毛主席等当年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曾经居住和工作的简陋窑洞,以及打着补丁的衣物、朴素的办公用品。这些场景物件都留存着当年的历史痕迹,每一处都在诉说当年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精髓。正是这种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锻造出的精神力量,使我党领导人民最终取得了最后的革命胜利。
枣园
延安革命纪念馆(张锦秋院士团队作品)以宏大的叙事和珍贵的史料,系统展现了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历程,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传家宝,是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坚实基础。这与当前强调的“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要求一脉相承,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延安革命纪念馆
党员们对延安博物馆(崔愷院士团队作品)、延安大剧院(赵元超大师团队作品)等现代建筑进行了详细考察,在集团副总建筑师李少锋的讲解分析下,深刻理解延安精神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传承创新的独特视角,了解如何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和空间理念,对红色文化、延安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建筑以磅礴大气又内敛深沉的姿态屹立于黄土地,是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的生动体现,完美诠释了“坚持守正创新”的时代内涵——坚守的是精神内核之“正”,创新的是表达与承载之“新”。
延安博物馆、延安大剧院
文明传承 · 使命担当
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张锦秋院士团队作品),党员们系统性地领略了周秦汉唐等十三朝古都的辉煌文明。从庄严肃穆的西周青铜器,到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再到展现丝路繁华的汉唐遗珍,这些国之瑰宝不仅是精湛工艺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铁证。它们雄辩地证明了我们拥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崔愷院士团队作品)馆藏承载着千年文脉的石碑,汇集了历代书法大家的艺术巅峰,每一笔刻划都凝聚着先贤的智慧与民族的风骨。置身其中,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有了更为切身的领悟。这份源自悠久历史、博大精深文明的文化自信,正是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最深沉的底气所在。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碑林博物馆
三天的红色淬炼,从延安的红色热土到西安的千年文脉,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初心对话。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行走,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与赋能之旅。它清晰地勾勒出从伟大建党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新时代所需弘扬的斗争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之间的传承脉络。这条脉络,正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源泉。今后启迪设计将继续把我党延安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转化为企业继续发展的源动力,在城乡建设新征程中更好地谱写“传承历史、融筑未来”的使命新篇章。